生活設計案例分享:從確定目標、制定計劃、執行檢討到正向循環

CP潘思璇 • 2024 Jul 9

男友聽了「生活設計」這個主題,說生活到底有什麼好設計的,生活不就是生活嗎,到底誰不會生活?

當然吃喝拉撒誰都會,就不見得能活出理想樣貌了。

什麼是你的生活理想樣貌?

第一個問題,你的理想生活,還是普世價值觀公認的理想,還是爸爸媽媽賦予你的理想?

爸媽認為當公務員或者教授才是好棒棒的例子不少,大齡剩女的焦慮,離婚帶小孩等於沒人要,不正是這整個社會集體賦予的「理想」所造成?

要設計自己的理想生活之前,得先非常了解自己,知道什麼會讓自己感到開心,進而檢視「目前的生活」跟「理想」有哪些差異,思考接下來要做哪些事情,才能過著「自己的理想生活」。

如何開始往理想生活前進?

說來簡單,但是要做到不容易,多少人說想要有錢,始終停留在想想而已;有多少人說要減重屢次失敗,又有多少人說要追尋自我卻始終沒有勇氣跨出第一步,覺得理想過於遙遠不知道如何到達,覺得三年計劃太過困難不知道如何規劃。

在公司體制內也是一樣。當老闆喊出年度目標時,大部分的同仁總是一臉茫然。有經驗的主管一定都知道,需要幫同仁(或者跟同仁一起) 將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,小目標拆解成每個月、每一週,甚至是每一天的行動方案,透過每日執行不斷的累積,才有可能做到年度目標。

而我開這堂生活設計工作坊,正是為了協助同學們釐清自己心中想要的生活,制定行動方案並且具體實踐。

生活工作坊學員實踐分享

今天是工作坊後的第 5 週,同學們齊聚一堂報告自己的理想生活、行動計劃以及具體時間的結果,每位同學的分享都非常的精彩,在此無法一一贅述,僅能跟各位分享其中一個同學,他將行動方案量化以極度理性的方式呈現。

蠻多同學都分享關於職場的理想生活,而這位同學著重於身體健康。這其實是非常根本的議題,有了健康才能追逐金錢、幸福、成就⋯⋯等等。(感謝同學同意公開部分內容)

馬賽克的部分涉及個人隱私就不與各位分享,但各位甲方可以從圖片看出,這位同學非常有計劃性的具體執行,並且給自己訂定可達成的目標。

這位同學也跟大家分享何謂「達標成功」,標準是75%而非100%。譬如有時候想要去重訓,但教練臨時有事情,又或者是因為感冒或者生理期沒有去重訓(生病的時候也不建議運動),那就是屬於不可控的因素。

同學在執行 5 個禮拜,並且每個晚上檢視自己的執行成果後,認為不需要訂到 100% 的標準來逼死自己,75% 是相對有餘裕並且有成就感。

這就是創造正向循環,給自己肯定更能繼續執行下去。如果不能達成也要思考原因。

你找到對付自己的方法了嗎?

我超愛對付自己的懶惰。因我知道自己只要銀行存款多於一定金額,就會忍不住想要把它花掉,所以對付自己的方式就是眼不見為淨,不管是買美金、存定存、買股票都可以。

跟各位甲方分享這位同學的理性執行計劃,是想要告訴大家 每一個人可以辦得到 。不管你是想要成為年薪X萬的自由工作者,想要發揮影響力回饋這個世界,還是希望身體健康家庭和樂、透過每日微小的累積,最終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!
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就跟朋友分享,讓他們也開始採取一些行動吧。


延伸閱讀:


更多 CP 觀點,歡迎收聽 Podcast《 CP 有主見》

各大收聽平台都有上架: https://cecily.tw/podcast


訂閱 CP 部落格 ,最新文章第一手通知


作者: CP潘思璇 2025 Apr 22
實在太多人想脫離辦公室了!一直有人問我「要不要離職創業」、「要怎麼開始斜槓」、「要如何成為自由工作者」、「要怎樣數位遊牧」…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20
剛開始創業時,我不懂什麼是企業文化,總覺得那都是紙上談兵,口號能有什麼實際作用?直到創業第3、第4年,才真正體會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,這不僅能節省力氣,也能讓事情更順利。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17
最近,「身心靈課程」的討論甚囂塵上,幾年前我也上過傳說中的三階段。
更多文章